清河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讨论稿)
发布时间:2023-12-28??信息来源:清河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为贯彻落实《铁岭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进全市文旅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根据《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铁岭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市、区相关方案要求,决定实施我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浪体育nba_新浪体育直播-在线|官网: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市、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安排部署,锚定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创新驱动、促进旅游业态、服务品质和消费水平全面提升。对照清河区“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谋划清河区“文旅+”发展新思路,充分发挥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带动作用,把文旅产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引擎、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沈阳都市圈,努力形成清河区“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依据我区文旅资源特色、区位优势、发展条件,全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到2025年,全区文旅产品供给、文旅服务质量、文旅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文旅发展活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文旅产业在推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以2022年为基点,努力实现文旅产业项目投资额和旅游总收入实现双倍增长,接待游客人数增长2倍。

  具体目标:充分整合利用我区丰富文旅资源,以“一河、两带、三区”为依托,以推进大小清河、智慧体育公园、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一河:以大清河自然风光为核心;两带:清河区生态湿地公园景观带和清河区智慧体育公园观光带;三区:红色文旅研学区、绿色农旅融合区和体旅融合发展区。)具体规划如下:

  一河:以大清河自然风光为核心,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游,形成观光旅游、亲水垂钓、度假康养的产业格局。

  两带:一是清河区生态湿地公园景观带。以清河区生态湿地公园重要节点为支撑,打造房车营地、摄影基地、露营基地、萌宠乐园、儿童乐园、水上乐园、冰雪乐园等复合型基地。

  二是清河区智慧体育公园观光带。以清河区智慧体育公园及大清河水面为依托,打造休闲健身、有氧运动、泛舟戏水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旅游结合产业吸引游客;

  三区:一是红色文旅研学区。大力挖掘抗日义勇军、东北抗联、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时期红色故事,用党史、区史梳理系列红色文化传承。突出清河水库、清河发电厂工程建设的历史意义,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和文化古迹遗址资源,形成重走抗联路、寻迹明长城和尚阳堡文化、重温创业史等特色品牌。

  二是绿色农旅融合区。以生态立区作为目标和方向,以开发和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区、采摘园区、绿色食品产业园为载体,以农促旅助推绿色产业发展。结合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强劲发展态势,以“六点”(西老谷峪村、广东山村、前杨木林子村、打车沟村、石家满族村、斛米沟村)为依托打造田园综合体和特色旅游基地,实现城乡共建,全民共享。

  三是体旅融合发展区。我区生态湿地公园平整开阔,春季举办大型风筝节会活动。现在水库自然风光优美,南北环湖公路逐步将形成闭环,适合夏秋两季举办山地自行车骑行、健步走等大型赛事。同时可积极争取省市水上运动集训基地项目落户,冬季充分利用前马水库、大清河等冰面,引进冰雪嘉年华运营商,打造群众性冰雪娱乐项目基地。

  近期目标:

  1、定位全季旅游品牌。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优化包装清河区四季精品旅游线路品牌,春季“赏花观鸟”、夏季“消夏避暑”、秋季“赏枫采摘”、冬季“嬉冰玩雪”。推出“四季好风光”乡村旅游线路4条,“筑梦冰雪”冬季旅游线路1条。

  2、塑造清河文创品牌。提高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水平,推进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产品、非遗产品的开发。清河区现有区级非遗项目2个(满族面塑和东北戳脚)、省市级非遗项目3个(剪纸、嘎拉哈和郎太后传承),每年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1次,支持开设文创工作室,推广传统工艺品牌,拓展优秀文创产品销售渠道。

  3、打造“水库鱼”餐饮品牌。大力弘扬饮食文化,重点开展清河区有机鱼烹饪比赛、鱼王大赛等餐饮品牌赛事活动,宣传清河水库鱼品牌,同时在清河区漫游记中列出烧烤类、烹煮类等代表餐饮商家品牌,纳入旅游推广活动和旅游线路,扩大清河美食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重点针对水库鱼的预制菜加工企业进行精准招商。

  4、提升民宿服务品牌。着力提高民宿的服务品质和文化品位,为广大游客营造更加整洁、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在拟建的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建设高标准民宿休闲区,改善接待环境,完善接待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培育特色农业休闲龙头企业,扶持和规范特色客栈及民宿业态发展。

  远景目标:

  1、打造“文旅+红色+非遗”文创旅游新高地。我区红色历史涵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多个阶段,五个乡镇街均有涉及,其中聂家满族乡红色历史资料相对较为丰富。未来三年要进一步整合我区红色历史资源,传承爱国主义教育,讲好清河红色故事,打造清河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条件成熟可以在广东山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而提升红色旅游系列经典景区。充分利用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化,为旅游者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旅游商品,让清河区的非遗项目、明长城遗址和红色资源形成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互动,推动文化和创意对旅游业价值链的渗透、辐射和延伸,促使旅游产业价值链增值和增殖。

  2、培育“文旅+生态”北方生态旅居胜地。清河生态湿地公园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园林景观与大清河碧绿清澈的河水浑然天成。生态湿地公园是清河区委区政府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智慧兴区”战略,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建设的2A级景区,生态湿地公园已逐渐成为区内的伴城滨水生态休闲度假娱乐的好去处。未来三年要进一步发挥全区旅游资源综合优势,整合滨水两岸原有湿地公园和生态湿地、河心岛工程,形成整体景观带,打造复合型基地。力争2025年之前申报建成清河生态公园全国3A级旅游景区,撬动旅游发展新突破。同时深挖城市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资源价值,提升清河区全域旅游基础配套,完善交通设施,打通旅游通道和景观廊道,配套旅游工程,大力推进生态游、绿色游、康养游等旅游新业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生态旅居产业。

  3、建设“文化+花季+冰雪”四季旅游体验地。清河区现有张相镇斛米沟、杨木养马大屯、聂家西老谷峪等近3000亩梨园、清河水库漫山槐花,往届成功举办的梨花节、槐花节各具特色,适于打造花季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因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冬季降雪量大、雪质柔适于打造国家及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未来三年要进一步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冰雪文化价值内涵,丰富产品供给,构建冰雪产业发展新格局。利用清河冰雪气候优势,整合区内资源,结合各乡镇冰雪项目、清河全季滑雪科创基地项目和大清河冰雪面资源,开展综合性冰雪文化旅游活动。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旅游空间布局优化行动,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1.持续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促进文旅产业集聚发展

  工作目标:全域统筹、协同发展,构建城乡全域全季全时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主要措施:未来三年,清河区文化旅游产业将围绕“一河、两带、三区、六点”,提出“两带展特色、三区助振兴”的旅游空间格局。开发以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基础,以红色文化体验、康体养生、运动休闲、研学旅游为重点,以自驾车旅游、体育赛事游为延伸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特色突出的多元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依托区内丰富的文旅资源,通过实施文化挖掘、业态培育、设施建设等项目,融入铁岭市关东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以全域旅游基础提升、全域旅游特色景区点、“旅游+”新业态三方面为重点,推进“六点”重点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具有拉动意义的大项目落地,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2.打造“一区一特色”文旅品牌,推动地区区域协同发展

  工作目标: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落地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旅游项目,形成“一区一特色” 品牌发展格局。

  主要措施:塑造区域文旅品牌,集中力量打造特色片区。重点打造“辽北明珠? 魅力清河”品牌,建设“大清河”生态休闲旅游片区。主动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文旅产业发展平台,推动清河区重点发展都市旅游圈的历史文化游、冰雪温泉游、工业体验游、体育赛事游、演艺娱乐游、乡村休闲游等业态。打造都市圈旅游清河区特色品牌,争取清河区生态湿地公园创建3A级旅游景区,全面提升都市圈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水平,融入文旅产业集聚区范畴。推行以城区为中心的“旅游+”综合发展模式,提升我区旅游城市品位和形象,满足旅游市场发展需求,坚持“文旅、体育、农业”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理念,重点打造乡村篮球赛、全区乒乓球、毽球、羽毛球等系列体育赛事,并策划组织在各乡(镇街)举办丰收节、梨花节等特色节会活动,达到“观赛事、赏美景、游清河、品美食”的连动效果。同时利用地域特色文化,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开发满族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我区发展旅游城市的文化符号。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实施旅游产品提质行动,壮大旅游消费全产业链

  1.提升娱的体验

  工作目标:培育多元演艺空间,创新演艺内容形式。

  工作措施: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在城市街区、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文化园区、乡村旅游点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鼓励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的演艺项目,鼓励各文艺团队结合地域文化创作文化内涵丰富、适应市场需求的实景旅游演艺项目。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提升游的趣味

  工作目标:推动高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提升改造,到2025年以前, 申报建设生态公园3A景区,在聂家广东山建设红色展馆,提升红色景区影响力。

  主要措施:多举措推动景区品质提档升级,建设生态综合休闲度假旅游带,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整合清河现有2A景区-清河生态湿地公园和正在建设的生态公园、河心岛生态湿地公园资源,整体设计项目运营,大力开发乡村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等旅游产品,依托大清河生态湿地公园,精准招商,培育文旅产业链条,积极寻求引进景区运营商,打造房车营地、亲子乐园、水上乐园、冰雪大世界等项目,带动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广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提升行的便捷

  工作目标: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打造四季旅游线路。

  主要措施:优化包装清河一日游和两日游精品旅游线路,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让游客跟着春季“赏花观鸟”、夏季“消夏避暑”、秋季“采摘”、冬季“嬉冰雪”四季文旅线路畅游清河。完善主要街路旅游交通标识,提高景区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便捷性,节假日期间提升公共交通运力供给。

  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文旅广局、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提升住的适感

  工作目标:完善旅游住宿供给,构建便捷住宿产品体系。

  主要措施:发展民宿产业,鼓励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发展“互联网+民宿”,旅游民宿精准对接城市居民需求,全面提升民宿品质和服务配套,打造高品质“城郊微度假中心”。积极吸引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创客等多元投资经营主体参与旅游民宿建设,在张相镇、杨木林子镇、聂家满族乡每年各发展一个特色民宿村。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旅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5.提升食的品味

  工作目标:推动旅游餐饮与清河区地域文化结合,提升清河特色旅游餐饮影响力,发展美食旅游。

  主要措施:大力弘扬清河区饮食文化,挖掘特色餐饮品牌文化内涵,开展餐饮品牌技能大赛,结合节假日、季节特点,持续举办音乐啤酒节、有机鱼烹饪比赛、鱼王比赛等活动,推广“清河区有机鱼”餐饮品牌,纳入旅游推广活动和旅游线路,扩大清河美食知名度和影响力。多渠道展现民间美食文化,依托网络平台,推动清河满族八大碗、水库有机鱼鱼宴系列等特色餐饮品牌嵌入文旅资源宣传推广,打造清河区旅游打卡标志性美食。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旅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6.提升购的特色

  工作目标:推动文创开发,提升清河特色文创产品水平。

  主要措施:加快培育引进优秀文创企业,提高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水平,推进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产品、非遗产品(满族面塑和满族剪纸)、书画产品开发选入“铁岭有礼”系列伴手礼,推动在景区、乡村旅游点、商超、星级酒店销售。支持文化馆、图书馆、旅游景区开发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实施“+旅游 ”产业融合行动,丰富旅游发展新供给

  1、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工作目标:推动“农业+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打造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突出、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主要措施:着力发展“景区依托型、城镇依托型、田园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农耕体验型”等旅游特色村镇,持续推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创建工作。集中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示范村、精品民宿和精品文旅企业,同时不断挖掘文旅资源、打造精品线路,注重培养和储备旅游人才。综合各乡镇街文旅资源,每年各乡镇各申报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座较成型民宿,择优进行打造区级精品村2个、精品民宿2个,择优申报市级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示范村;各街道每年引进一个精品文旅产业,重点打造清河文化产业品牌。巩固清河区聂家满族乡广东山村省级乡村重点村创建成果,依托正在开工建设的清河区水系连通水美乡村工程,到2025年每年递增2个省、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同时2023年开始建立清河区旅游人才数据库,每个乡镇街每年培育10名旅游人才,由区文旅广局统一录入旅游人才数据库,择优进行统一培训,成立文化旅游志愿指导员队伍。并通过变家庭农场为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实现规模和品位的提升,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建设“乡村+研学”“乡村+疗愈”“乡村+文创”等新场景。鼓励将精品特色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到2025年,积极按市里指标申报美丽宜居村,实现绿化村屯行政村全覆盖。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推动城文旅融合发展

  工作目标:结合城市总体布局,推动城区景观化布局再设计、内涵再创新、功能再完善、服务再提升,推进商业旅游化、街区景观化、城区公园化。

  工作措施:结合清河区城市总体布局,推动城区景观化布局再设计、内涵再创新、功能再完善、服务再提升,推进商业旅游化、街区景观化、乡村田园化、城区公园化到2025年全力推动建设1个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完善客运、公交体系对景区的服务保障,推进城市绿道、自驾线路、景观驿站等配套完善。培育提升城市夜经济休闲街区,丰富夜游、夜娱、夜购、夜食等新型业态,建设清河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积极推进城区口袋公园建设。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文旅广局、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

  工作目标:大力拓展旅游消费新空间。精心打造“旅游+住宿+餐饮+购物”一站式惠民旅游消费产品,培育打造商旅文体、线上线下融合的夜经济消费场景。工作措施:依托主要景区、特色街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文旅消费集聚区,培育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等业态。到2025年,打造1个集美食、娱乐、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城市夜游集聚区。每年组织举办音乐啤酒节、鱼王比赛等活动,做大餐饮市场夜间消费规模。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旅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推动工文旅融合发展

  工作目标:鼓励工业旅游等业态发展,以清河电厂资源为基地开发工业游。

  工作措施:开发工业观光游路线,参观清河发电厂荣史馆(该馆记载了曾经是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的光辉历程)通过参观游客可以了解电是怎样发出来的等。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局、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5、推动体文旅融合发展

  工作目标:推动“体育+文旅”融合发展,发展冰雪运动、水上运动、电子竞技、户外健身等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打造冰雪旅游度假区和冰雪运动赛事基地。

  工作措施:推进清河区智慧体育公园的建设,逐步发展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户外健身等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建成一个体育旅游基地,推出一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一个体育旅游企业或知名品牌,加速“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激活赛事经济,延伸赛事产业链条,培育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局、区发改局,区交通运输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强化文旅产业市场主体培育

  1、激发民营文旅企业发展活力

  工作目标:鼓励民营文旅企业开发旅游演艺、休闲体验、康养度假、旅游购物、露营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

  工作措施:依法保护文旅领域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解决制约民营文旅企业发展关键问题。加强企业融资服务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上市融资。围绕特色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精品线路,支持组建文旅投资公司或清河区文创集团,培育文旅龙头骨干企业,推动文旅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营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推动文旅企业创新发展

  工作目标:突出文旅企业创新驱动主体地位,推动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创新,全方位提升旅游业创新能力。

  工作措施:每年至少引进和培育一个创新型旅游企业,突出文旅企业创新驱动主体地位,推动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创新,对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商业经营和公共服务配套综合开发,对现有景区进行改造升级,全方位提升清河区旅游业创新能力。针对自驾车房车露营地等旅游新业态,鼓励有条件的文旅企业投资兴业,采用“点-线-网”战略布局,鼓励整体运营商作为文旅企业集中以清河区重要节点、景区、景点、重要乡镇、特色乡村作为重点,通过绿道网状连接,形成交通、健身、康养、休闲多功能融合的绿道体系。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局、区科技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优化文旅产业发展环境

  1、培育壮大文旅消费客群

  工作目标:扩大惠民消费举措,积极开拓客源地市场。

  工作措施:加入铁岭市“引客入铁”行动,落实文化旅游惠民政策,举办惠民消费活动,发放惠民消费券,提高游客在铁消费水平。加强与沈阳都市圈、辽北吉南蒙东六市深度合作,对接沈阳大东区、四平铁西区、淮安金湖区等对口交流,加强文化和旅游合作,联合打造文旅品牌,共同开辟客源市场。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文旅广局、区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

  工作目标:为游客提供便捷优质旅游服务。

  工作措施:积极建设智慧旅游平台,推动智慧景区建设,完善升级旅游道路和游客接待体系,提升景区景点可进入的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服务质量,逐步整合市场资源。

  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文旅广局、区营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提高文旅行业服务质量

  工作目标:持续推进行业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建设。

  工作措施:夯实文旅企业主体责任,增强优质服务意识,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强化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协会等社会组织的行业自律作用,倡导“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个个都是旅游名片”的服务理念,引导文旅市场主体规范运行。持续推进行业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清河文旅服务的舒适度、满意度。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文旅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创新人才成长扶持政策

  工作目标:提高旅游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

  工作措施: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管理型旅游人才引进,加强旅游人才的培训。重点引进创新创业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旅游外语人才、编剧、作曲等急需短缺人才,落实引、育、留、用相关政策。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文旅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5、健全文旅市场治理体系

  工作目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游客满意度。

  工作措施: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依法严打非法经营、欺诈消费以及“黑导游”等违法行为。加强文旅场所及周边社会治安问题综合整治。畅通线上线下旅游投诉渠道,建立健全对剧本秀、文化创意等行业监管制度,引导市场规范有序。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文旅广局、区营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强化党建赋能,发挥文化和旅游领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合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十四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目标、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坚强保障。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夯实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区、乡镇(街)两级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健全完善协调机制,加强统筹谋划、组织协调、整体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压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研判、科学决策,及时研究和解决行业发展重大问题。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强化关键要素供给政策体系。落实好文旅用地各项政策,在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基础上,保障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旅游等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方式建设旅游项目。鼓励利用除生态保护红线以及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闲置土地开发文旅项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文旅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兴办文旅企业。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提供符合国家支持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旅游集散体系建设、文化旅游休闲服务设施建设的,按规定可享受在五年内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过渡期支持政策。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水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健全财政金融政策体系。逐步设立清河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用于支持区域性旅游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文旅产业融资产品,加强企业融资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级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农业、林业、水利、住房城乡建设、文化、环保、体育等专项资金,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向文旅产业项目倾斜。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水利局、区住建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健全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机制。推出全新宣传片在媒体大力进行宣传推介,打造具有清河特色的旅游品牌。扩大新媒体营销,积极加入“铁岭文旅出圈计划”,支持开展旅游达人、网红直播宣传。同时加强旅游景区与网络旅行微视频博主、人气导游合作,扩大旅游知名度。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六)建立健全经济运行分析研判机制。统筹全区文旅产业经济指标,筑牢统计支撑体系,科学确定统计对象范围,做到应统尽统。加强文旅、统计、商务、交通等相关部门合作,定期形成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为把握全区发展形势、谋划工作举措提供参考依据。

  责任单位:区文旅广局、区商务局、区交通运输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附件:

  清河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马? 天? 区委书记

  王俊平? 区长

  副组长:? 王? 雪? 区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

  李永富? 副区长

  成?? 员: 马? 勋? 区发展和改革局副书记、文旅广局局长

  万世英?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曹永国? 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赵宏旭? 区财政局局长

  付? 哲?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董学利? 区自然资源分局局长

  孙庆山? 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曹? 永?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翟? 默? 区水利局局长

  刘锦辉? 区交通运输局局长

  张? 军?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高? 暘?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张? 武? 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兼商务局局长

  张? 健? 区科技局局长

  李? 枫? 张相镇党委书记

  李? 锐? 杨木林子镇党委书记

  宁方盈? 聂家满族乡党委书记

  倪? 达? 红旗街道党委书记

  邱岳华? 向阳街道党委书记

  清河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清河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办公室主任由马勋同志兼任。

责任编辑:清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